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9章

这俩人就属于最终稳稳当当度过了继承人风波的成功案例了。我们这个问题重点还在韩信身上。】

关键的地方来了。

因为刘邦换座之后,不得不直面他而半侧过身体的韩信调整好坐姿,全神贯注地望着光幕。

告诉他吧,理由是什么。他才好决定自己的未来。

【刘邦和韩信的君臣关系,其实向来是个值得人津津乐道的问题。

毕竟太典型了,并且由于前后的转折之大,其可探讨性甚至超过了刘邦和张良之间那种差不多从头到尾没什么波折的和睦。

我们在这里简单捋一下这对君臣关系发展中的几个重要节点。

登台拜将和解衣推食这些不用赘述,是韩信对刘邦感恩之心的。但从客观角度出发,这对君臣之间相处的时间实在太少,少到以刘家人祖传的疑心病,尚且没办法对韩信完全放心。】

“但是将军上次愿意舍弃诸侯王位,已然让我看见了将军的忠义!”

刘邦感觉因为这场叙述,自己简直手忙脚乱到恨不得多长出几张口舌出来。

上一秒他还在挽留张良,这一会他又要忙着稳住韩信。

刘邦:简直离谱!

韩信对于这个评价倒是情绪稳定,只是依旧沉默着没回刘邦的话。

【接下来应该是齐国事件,简单概括一下过程就是:韩信这边被刘邦要求去打齐国,结果两军正隔岸对峙着呢,那边齐国说他们被郦食其说服投汉了,不打了大家都是一伙人云云。

然后韩信本来想想也就算了,打算收兵的时候又被蒯通说服,继续攻齐,使得郦食其被认为是来搞诈骗的被烹了。

然后打下齐国之后,韩信一边对项羽这边派过来说服他分天下的使者,信誓旦旦地表示他对刘邦“虽死不易”,坚决拒绝了蒯通对他自立的怂恿;一方面又给刘邦写了封信求封假王以安定齐地。

那边的刘邦收到之后心态都崩了,最后还是被张良和陈平联手压制下来才大笔一挥给了个齐王之位。

怎么说呢,细究一下全是槽点。】

韩信:?所以为什么我当初求封假王陛下会不高兴?

他原本看到郦食其最后的下场,下意识地挪开了视线。可在后世人讲到假王之时刘邦的回应,又有点怀疑起自己当初收到的消息。

感情从一开始刘邦就不乐意给他封王吗?他在刘邦心里就这地位?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为您推荐